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站点地图
 
   
 
 
 
暨阳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基本情况

  “科研兴校”是我们暨阳小学办校伊始就确立的办学战略之一,是 “高、新、特”办学特色的有力保证之一,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办校以来,在“攀亲交友、优势互补、开发潜力、网络推进”的基本思路指导下,开创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良好局面。

  一、是“小学”更是“学院”——转观念、努力营造学校教育科研的好氛围。

  教育科研的宗旨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和重要途径。校长在办校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阐述办校思路时就响亮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口号,而后,针对影响教育科研开展的四种不良观念:教育科研“神秘观”、“恐惧观”、“名利观”、“无用观”,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讨论,明确地向全体教师提出要当好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弄清四个关系、树立四个新观念:一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观念;二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须先行”的观念;三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四是明确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通过学习和讨论,领导和教师形成共识:没有学术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一个新时期的合格教师。明确提出,我们虽是“小学校园”,但我们要树立“学院风范”,像大学老师那样去关注去研究我们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教学难题、教育实况;像大学老师那样会学习、会研究、会创新。结合自身实际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创新型教师。

  同时,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精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规划《“科研兴校”战略实施细则》;拿出专项资金,设立《教师科研专项奖金》;举办专题讲座,请高级人员主讲,向老师们介绍国内外教育的最新动态、教改信息等;举办学术论坛和论文交流会;创办学术刊物等等;每年12月份,是学校的教育科研月,召开学校“教科研年会”,评选优秀教科研论文和年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交流推广成果。所有这些活动,使得学校的学术研究持之以恒,有声有色,形成浓厚的、学院式的学术氛围。前主管教育的教委副主任曾盛赞我们:暨阳小学的教育科研氛围很好,教师言必谈科研。

  观念更新了,气氛良好了,老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努力争取参加各科研课题研究。据统计;每学年中,75%的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就这学期,学校有国家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县市级课题7项;参加国家级子课题研究的有45人;参加省级课题研究的有53人,参加地市级课题研究的11人,县市级课题研究的34人,参加校级课题研究53人,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占专任教师的82.3%。教师们强化了科研意识、精品意识,外树形象、内修功底,精神上有支柱、业务素质提高有目标。经过提炼,“学校精神”已明显可见,即: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求精向上;“学院风范”深入人心。

  二、要有“名气”更要有“名堂”——攀高亲,组合优势保证教育科研的高起点。

  受客观条件制约,完全依靠自身摸索开展教育科研起步可能会艰难一些、弯路会多一些,为尽快保证学校教育科研有个高起点,学校采取了“攀亲交友、借船出海”策略。九五年八月,学校开办之始,学校领导经常邀请诸暨市范围内在教学业务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界前辈来学校指导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工作,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全国著名重点大学、四大心理学系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和我校正式签订合作计划书,把我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实验基地,并正式挂牌——华东师大心理学系智力开发实验学校。

  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国家教育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浙江师范大学的教授专家经过对我校的深入考察,通过了我校的《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方案论证,吸纳我校为国家教委德育活动课程研究基地。

  高等学府有“名气”有“实力”,与他们“联姻”并不是可以让我们可以“躺”在这“名气”上,我们更要发愤图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高校一起做出“名堂”来,这个“名堂”就是结合本校实际地区实际学生实际优选课题,进行研究。几年中,我们构建了适合本校学生所需、优秀前瞻、覆盖面广的课题体系。

  一是以通过《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智能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构构建学会学习体系,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重点和终极目标之一。让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是学习最高境界。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签约,合作开展《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智能发展的影响》实验研究。课题在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摸底了解、作定性与定量分析后,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设计从不同心理角度(观察、注意、想象、记忆、判断、推理、创造性思维、非智力因素等)对学生进行教学示范、训练,以促使学生智能水平的全面提高,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课题确立后,华师大心理学系领导、教授、讲师、博士等多次多人来我校指导、讲课、讲座、咨询、测试。与学校课题实验小组老师一起广泛收集国内外该领域有关的文献资料,周密而详实地设计了实验的计划。省教育科研院对我校所开展的实验也予以了充分地肯定和支持,有关领导专程来我校调查和考察,并于九六学年初将我校的该实验列入省级九六年度教科综合课题。

  二是通过《德育活动课建设》的实验研究,构建学会做人体系。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仅是智力问题,有许多是跟思想品德状况相关。为走出目前德育困境、提高德育实效、开拓德育新路,我校与全国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德育活动课题建设的实验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县、市、省教委教研室已多次来我校听课指导,召开德育现场会;省思想品德研究会会长王炳仁、浙师大副校长杜卫来考察课题研究情况,省宣传部副部长也到校实地调研。

  三是通过《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性格培养的实验研究》,构建学会创造体系。这是我校与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再度合作的、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于2000年11月正式启动。该课题综合前二个课题优势,力图探索创新教育这一素质教育中关键的问题,为小学生的新精神培养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高起点的教育科研为学校带来的蓬勃生机和强劲的发展潜力,体现出了学校高层次、高起点的办学水平。

版权所有:诸暨市暨阳小学
地址: 诸暨江东新村36号 电话:0575-7220198 Http://www.jyps.net